"民族语言智能分析与安全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国家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中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民族语言文化深度融合,开展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创新性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新兴学科发展,持续提升研究团队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深化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助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现面向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征集开放课题。本指南旨在明确课题申请的目的、要求及流程,为课题申报提供申请指导。
一、开放课题设立目的
依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优势,推动民族语言智能分析与民族地区网络安全等领域研究发展,重点实验室特将面向校内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申请工作。通过课题资助,鼓励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重点实验室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全面提升民族语言智能分析与民族地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水平。
(a)民族社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研究;
(b)民族地区社会舆情报告生成及评估反馈技术研究;
本年度开放课题资助额度根据研究内容确定,每项课题拟资助 1 万元,将根据评审结果择优资助。
申请人须为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在重点实验室资助领域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并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截至申请当年 1 月 1 日未满 35 周岁;
1、本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4 月 30 日;
2、申请人须在重点资助研究领域范围内填写《课题申请书》,确保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3、提交纸质版《课题申请书》一式两份,经签字后报送重点实验室;
4、电子版申请书发送至重点实验室邮箱 qiaoweizheng@muc.edu.cn,文件命名格式为"2025 年课题申请-学院-姓名";
5 、 申 报 材 料 经 专 家 评 审 后 , 获 批 课 题 名 单 将 在 重 点 实 验 室 官 网(https://mzyy.muc.edu.cn/)公示;
1、核定课题资助经费;
2、监督课题进度与质量;
2、第二年度首月提交中期报告,评审结果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
4、未按期提交报告或未按计划完成者,实验室有权调整或中止资助;
1、结题后 1 个月内提交《课题结项报告》及科研成果材料;
3、结题评定为优者优先获得连续资助,评定为差者不再受理申请;
1、至少发表 1 篇 SCI 中科院三区以上研究论文;
3、成果须标注本重点实验室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
4、重点实验室中文署名格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智能分析与安全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英文署名格式:"Key Laboratory of Ethnic Language Intelligent Analysis and Security Governance of MOE,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China";
七、经费管理
1、经费采用实验室统一登记、实报实销的管理方式,所有开支须经重点实验室主任(或授权人)签字后方可报销,相关单据需加盖学院公章;
2、经费使用范围包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差旅费、学术会议费、科研材料费、资料购置费、测试分析费、文献复印费、论文版面费等;
3、本指南最终解释权归"民族语言智能分析与安全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所有。